您現在的位置:新聞中心 > 藥融新聞 > 正文
從百年多肽發展史看多肽藥物發展機會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為準;本文僅作醫療健康相關藥物介紹,非治療方案推薦(若涉及),不代表平臺立場。任何文章轉載需得到授權。
多肽是由多個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形成的一類化合物,通常由10-100個氨基酸分子組成,其連接方式與蛋白質相同,相對分子質量低于10000Da。
近年來,隨著多肽合成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多肽藥物已成為藥物研發的熱點之一,其因適應證廣、安全性高、療效顯著,已廣泛應用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
回顧多肽百年發展史
自1922年多肽(胰島素)應用于人體,至今百年,技術進步大幅推進了多肽藥物的進展(圖1)。

圖1 百年多肽發展史
一、技術進步給予多肽藥物發展機遇
-
八十年代重組技術(生產方面)
-
八十年代噬菌體技術(活性多肽發現)
-
九十年代化學修飾、環化技術(改善多肽生物利用度)
-
2010年后,多肽組合創新技術(多肽偶聯物等)
-
2020年后,蛋白晶體結構研究(多肽作用機制)
-
2020年后,AI技術應用(模塊式設計方法突破)
二、多肽類藥物臨床應用更加廣泛
圖2 多肽臨床應用
多肽類藥物的開發也已經延伸多個疾病治療領域,包括抗感染、抗腫瘤、生理調節、疼痛、心衰、骨質疏松、糖尿病、疫苗等,可以預計多肽類藥物在不久的將來在某些領域可能優于現存小分子化學藥物 。



新技術促進多肽藥物的發展

圖3 不同靶點/結構獲批的多肽藥物分析
(數據來源:IQVIA)
從圖3:不同靶點/結構獲批的多肽藥物分析:在這120多個多肽藥物中,涉及36個靶點。以亮丙瑞林,西曲瑞克為代表的促性腺激素釋放(GnRH)及類似物的獲批數量最多,達到12個。脂/糖/脂糖肽抗生素有10個,代表藥物為以萬古霉素為基礎的萬星類抗生素和以卡泊芬凈為代表的棘白霉素類抗真菌肽,以生長抑素,奧曲肽為代表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GHIH)受體激動劑的藥品數量也不少,達9個。另外GLP-1類多靶點藥物以及口服小分子候選分子也是飛速發展中。
未來多肽發展的幾個熱點

圖4 PDC無限想象空間
*從多肽偶聯技術層面將擴展至偶聯小分子、蛋白、RNA、抗體、核素等
*從目前全球在研的PDC臨床使用,幾乎可以涵蓋腫瘤、腫瘤免疫、抗感染、呼吸、罕見病等,體現了技術進步的臨床價值。
02 活性多肽成分的研發
活性多肽成分的研發可應用于腫瘤轉移和腫瘤耐藥的聯合用藥、免疫治療(新生抗原肽)及補體抑制劑等。
*基于蛋白晶體結構的確認和AI算法的積累,靶蛋白結合部位的熱點殘基越來越明確,且基于明確氨基酸組成的多肽與靶蛋白的結合部位將更加廣泛(相比較抗體),為發現新的治療方案提供了機會且不影響天然配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多肽也可稱為發現新的小分子化合物的一個臺階,例如Pfizer的抗新冠藥物Paxlovid化學本質是多肽類似物,發現的過程中基于AI算法得到的熱點殘基Met49,Met165,His41形成的親脂性口袋以及最終結構改造與Gln189,Glu166的氫鍵結合獲得抑制冠狀病毒蛋白酶3CL的化學藥。
最后,多位學者報告,多肽藥物開發的成功率高于化學分子實體(見圖5)。

圖5 多肽藥物開發的成功率高于化學分子實體
目前,多肽、多肽偶聯物、新的遞藥系統創新技術等列入國家“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
關于智肽生物

上海智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冊于張江科學城。公司已形成“新技術(AI+類器官芯片)+多肽遞藥系統創新技術平臺”;公司專注方向為多肽偶聯物及活性多肽,公司前期開發目標為新型靶向腫瘤治療創新藥物,發現和創造臨床價值。公司創始團隊特點為“行業老兵+科學家”創業。公司創始人董志超先生曾任復星醫藥(600196.SH)副總裁、張江創新研發基地總經理;曾在多家生物、化學、天然藥物制藥企業擔任董事長、總經理(CEO)等職務,曾在第二軍醫大學從事8年教學科研工作;董志超工作期間曾負責20余個新藥的立項、研發及上市。創始合伙人陳昌發曾任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新藥組課題組長、PI。曾負責多個多肽藥物設計開發及產業化工作。創始人團隊經驗豐富,專業覆蓋面全,同時有超過50個產品的研發至申報上市、銷售經歷。公司擁有多項多肽小分子偶聯物、多肽siRNA偶聯物知識產權,公司管線涵蓋靶向腫瘤治療、腫瘤轉移及耐藥、補體抑制劑等方向。
此文僅用于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參考:
NMPA/CDE;
藥融云數據,www.pharnexcloud.com;
Trends in peptide drug discovery.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 309–325(2021);
Therapeutic peptide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s, andfuture direction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62700–2707(2018);
口服多肽藥物開發情況及其前沿技術簡介;
【行研】創新驅動發展多肽引領未來.湃肽生物2021.07.27;等等。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哎呦视频在线播放WWW,香港三级台湾三级在线播放,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