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為準;本文僅作醫療健康相關藥物介紹,非治療方案推薦(若涉及),不代表平臺立場。任何文章轉載需得到授權。
除了理化特性之外,活性測定是抗體藥物質量評價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生物活性測定是對抗體藥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藥物效價的測定,是確??贵w類藥物有效性的重要質量控制指標,因而需要建立完整的體系進行表征。一般而言,活性測定包括生物學活性測定和結合活性測定。
生物活性測定
抗體藥物生物活性檢測的基礎是抗體藥物生物活性的發生機制。比如CD20抗體(如利妥昔單抗)與表達細胞表面CD20結合,通過ADCC等效應,殺傷靶細胞。而PD-1單抗(如Keytruda)通過阻斷PD-1和PD-L1的結合,恢復耗竭的T細胞的效應活性,殺傷腫瘤細胞。因為不同抗體藥物發揮效應的機制不同,需要建立不同的生物活性測定方法。常用的生物學活性測定包括:ADCC、CDC、抑制細胞增殖、細胞毒性、細胞因子分泌能力、內化作用等。
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抗體藥物的Fc段通過與效應細胞(最主要是NK細胞)表面的Fc受體(如FcγRIIIa/CD16)結合,介導效應細胞殺傷腫瘤細胞。因而經典的ADCC檢測方法是制備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直接進行效應細胞殺傷實驗。但是因為PBMC本身異質性強,整個操作過程繁瑣,結果背景高,會對評價實驗結果帶來諸多不便。

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法-ADCC:抗體Fc段結合FcR會激活NFAT信號通路,因而近年來開始使用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法來進行ADCC評價。比如CD20抗體ADCC評價,使用WIL2-S細胞系作為靶細胞,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的Jurkat細胞作為效應細胞,該細胞表達FcγRIIIa和NFAT應答元件驅動的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當抗體將效應細胞和靶細胞連接在一起時,NFAT被激活,通過熒光素酶化學發光信號可以反映抗體的ADCC效應,此方法簡單、專屬性好、細胞系均一性好、準確度高。
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法-ADCC:抗體的Fc段和經過改造NK細胞的FcγR結合使NK細胞激活,誘導效應分子的釋放,其中包括穿孔素、顆粒酶和腫瘤壞死因子等誘導細胞凋亡。適用抗體藥物:CD20抗體、CD38抗體、HER2抗體、GD-2抗體等
補體依賴的細胞毒性CDC
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
抗體藥物的Fc和補體C1q結合,會在靶細胞表面形成膜攻擊復合體(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造成細胞外離子大量內流,引起腫瘤細胞裂解。
CDC活性測定,是將重組抗體進行系列稀釋后,與靶細胞進行孵育,在補體存在的情況下,抗體藥物會在靶細胞表面形成膜攻擊復合體,導致細胞溶解,采用檢測細胞存活的試劑,可以對CDC作用效果進行評價。

適用抗體舉例:CD20抗體、CD38抗體、CD52抗體等。
細胞增殖抑制實驗
生長因子類靶點(如VEGF、HER2、EGFR)的抗體藥物,通常通過阻斷靶點和其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生長。因而在進行生物學活性測定時,可以采用細胞增殖抑制實驗來測定。如貝伐珠單抗(VEGF抗體)可以使用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增殖抑制法,曲妥珠單抗(HER2單抗)可以使用表達HER2的乳腺癌細胞系進行增殖抑制實驗,如BT474等。西妥昔單抗(EGFR抗體)可以使用表達EGFR的腫瘤細胞系,如A431等。
細胞因子測定
如前文所述,PD-1抗體或者PD-L1抗體,可以阻斷PD-1和PD-L1的結合,恢復T細胞的效應功能。T細胞分泌系列細胞因子如TNF-α、IFN-γ等的能力增強,因而檢測細胞因子分泌可以反映抗體藥物的生物活性。
檢測細胞因子有多種方法,其中最簡單的細胞因子測定方法是ELISA法,可以通過檢測細胞分泌上清中的單個細胞因子。也可以使用ELIspot和流式細胞術檢測分泌細胞因子的細胞。有時為了更好評價抗體藥物的功能,需要檢測一個細胞因子panel,則可以選用流式細胞術CBA法或Luminex液相芯片技術。如果對于靈敏度有要求,則可以考慮選擇電化學發光法。

綜合活性測定
抗體藥物通過Fab段CDR區結合抗原,Fc段結合FcR,結合C1q,結合FcRn等,是抗體發揮其生物學活性的基礎,因而測定抗體的結合活性,可以部分反映抗體的活性。常用的方法包括表面等離子共振測定,生物膜層干涉法,時間分辨熒光和apha技術等。
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測定法
Wood等人在1902年發現了由表面等離子體波激發引起的異常衍射現象。表面等離子共振,是指光源發出的一束入射光從高折射率介質射向低折射率介質的界面時,如果入射角大于一定的臨界角,入射光將被100%地發射至光源的同一側,這叫做全內反射現象,當兩種介質之間有一層金屬膜時,入射光的能量將會引起金屬膜中等離子體共振,并以電磁場的方式彌散至低折射率介質一側,從而導致反射光的能量在某個特定的角度降至最低,這一角度稱為SPRdip角。
任何藥物發揮作用都涉及到藥物和靶點分子之間的結合,而表面等離子共振作為一種生物傳感器技術,在此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當分子間發生結合或者解離時,會定量改變膜表面附近分子的濃度,從而導致金屬膜附近折射率的變化,導致SPRdip角發生改變,因而通過實時監測角度變化,可以檢測結合和解離過程。

Adv Protein Chem Struct Biol . 2018;110:1-30.
生物膜層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測定法
生物膜干涉技術(BLI)實時監測分子間相互作用是通過生物傳感器來實現的,生物分子A結合到光纖材質的生物傳感器末端會形成一層生物膜,當傳感器末端的分子A與待檢測分子B結合時會引起傳感器末端分子量的改變,從而導致生物膜厚度的改變。光通過傳感器的生物膜層后會發生透射與反射,反射光的頻率受到生物膜層厚度的影響。一些頻率的反射光會與入射光產生相長或相消干涉。這些干涉光波被光譜儀所檢測到,并形成一幅干涉光譜,并以干涉光譜的相對位移(nm)顯示出來。因此,結合到傳感器表面的分子一旦有數量上的增減,光譜儀便會實時地檢測到干涉光譜的位移,而這種位移直接反應出傳感器表面生物膜的厚度。

均相時間分辨熒光(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HTRF)
HTRF結合了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和時間分辨熒光(TRF)兩種技術,具有背景低,靈敏度高,通量大等特點。當供體和受體(可以理解為抗體和抗原或者抗體和受體)距離較近時,供體和受體之間發生熒光共振能量轉移而產生信號。因為采用雙波長檢測,能夠顯著減少緩沖液,培養液等的干擾。

總 結
體藥物在完成理化屬性的分析之后,需要對其活性進行全面的表征。結合活性可以直接的反映抗體結合抗原的能力,以及與效應分子/受體的結合能力,如FcγRIII,C1q等。在此基礎上,通過細胞學生物活性測定,如ADCC、CDC、細胞增殖抑制、細胞毒性、細胞因子分泌,內化作用等,組成了體外檢測抗體活性的全面表征體系,是抗體藥物進入活體實驗的基礎,和臨床實驗獲得成功的保證。
康日百奧分析實驗室擁有Thermo Orbitrap Exactive HF-X液質聯用儀,Thermo Vanquish UHPLC, Protein Simple Maurice, SCIEX PA800 plus, Waters ACQUITY H Class UPLC, Thermo CAD檢測器, Malvern全自動毛細管差示掃描量熱儀,Octet分子間相互作用儀,MD M5酶標儀,Roche480 qPCR儀等先進研究和檢測設備,可對單克隆抗體,雙抗,融合蛋白,ADC等生物藥進行分析方法開發、確認和驗證,并提供全面的蛋白表征研究(包含工藝可比性研究,生物類似藥的相似性評價等)??等瞻賷W提供理化分析,生物學活性分析、雜質定量檢測、安全性檢測等分析方法開發及結構表征分析等服務。
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產品表征可以更好的了解分子結構,為整個CMC開發過程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等瞻賷W已成功幫助多個合作伙伴項目獲得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的臨床批件。擁有豐富的單抗,雙抗,生物類似藥等項目經驗,已經交付了涵蓋2000L臨床批次生產在內的近百批次的GMP原液生產。同時,擁有西林瓶(水針+凍干),預充針,卡式瓶等多條無菌灌裝生產線,可完全滿足臨床前至商業化階段的灌裝需求,并實現大規模原液(DS,Drug Substance)和成品GMP生產的緊密結合,作為合作伙伴團隊的延伸,更加高效的賦能。

關于康日百奧
康日百奧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生物藥CDMO。公司服務范圍包括細胞株開發、原液和制劑工藝開發、分析方法開發,制劑處方開發以及原液和成品的cGMP生產。團隊成員均為經驗豐富的生物制藥行業資深人士,對生物藥CMC領域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們在業界領先的生物制藥研發和生產企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是康日百奧得以快速建立并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已成功幫助多個合作伙伴項目獲得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的臨床批件。
康日百奧致力于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經濟的生物藥外包服務解決方案,幫助合作伙伴縮短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和上市的時間,同時有效降低藥物的開發和生產成本。
聯系我們:
energize@bioworkshops.com
www.bioworkshops.com
0512-679997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東旺路5號
參考資料
1. Cristiana Lo Nigro et al,NK-mediated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in solid tumors: biological evidence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doi: 10.21037/atm.2019.01.42
2. Clive S. Zent et al,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Cell Malignancies, Antibodies 2020, 9, 68; doi:10.3390/antib9040068
3. Drescher, Dennis G et al, Analysis of Protein Interactions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dv Protein Chem Struct Biol . 2018;110:1-30.
4. 王蘭,徐剛領,高凱,王軍志.抗體類生物治療藥物活性測定方法研究進展.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5,35(6):101-108

封面圖片來源:https://699pic.com/tupian/chahua-10313831.html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哎呦视频在线播放WWW,香港三级台湾三级在线播放,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麻豆